命室携童弱,良日登远游上一句 下一句
出自魏晋陶渊明的《酬刘柴桑》
- 原文翻译:
- 穷居寡人用,时忘四运周。
榈庭多落叶,慨然知已秋。
新葵郁北牖,嘉穟养南畴。
今我不为乐,知有来岁不?
命室携童弱,良日登远游。
- 酬刘柴桑拼音版:
-
qióng jū guǎ rén yòng ,shí wàng sì yùn zhōu 。
lǘ tíng duō luò yè ,kǎi rán zhī yǐ qiū 。
xīn kuí yù běi yǒu ,jiā suì yǎng nán chóu 。
jīn wǒ bú wéi lè ,zhī yǒu lái suì bú ?
mìng shì xié tóng ruò ,liáng rì dēng yuǎn yóu 。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-
《归园田居·其五》
《咏荆轲(燕丹善养士)》
《归园田居(久去山泽游)》
《九日闲居(世短意常多)》
《和郭主簿(蔼蔼堂前林)》
《五柳先生传》
《归园田居(怅恨独策还)》
《形赠神(天地长不没)》
《拟挽歌辞三首》
《闲情赋并序(夫何瑰逸之令姿)》
《饮酒(子云性嗜酒)》
《杂诗(人生无根蒂)》
《四时》
《赠长沙公(同源分流)》
《九日闲居·并序》
《时运(迈迈时运)》
《归园田居(野外罕人事)》
《饮酒(青松在东园)》
《拟挽歌辞(荒草何茫茫)》
《读山海经(岩岩显朝市)》
《己酉岁九月九日》
《桃花源记》
《酬刘柴桑》
《赠羊长史·并序》
《归园田居·其二》
《饮酒(衰荣无定在)》
《读山海经(夸父诞宏志)》
《九日闲居·并序》
《咏贫士(万族各有托)》
《归园田居(少无适俗韵)》
《饮酒·结庐在人境》
《移居(昔欲居南村)》
《桃花源诗并记(嬴氏乱天纪)》
《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》
《赠羊长史并序(愚生三季后)》
《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(先师有遗训)》
《饮酒·其五》
《移居(春秋多佳日)》
《己酉岁九月九日》
《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》
《读山海经(精卫衔微木)》
《拟古(荣荣窗下兰)》
《酬刘柴桑》
《赠羊长史·并序》
《归园田居·其三》
《饮酒(少年罕人事)》
《乞食(饥来驱我去)》
《戊申岁六月中遇火》
《读山海经·其一》
《归园田居·其四》
《饮酒(幽兰生前庭)》
《饮酒·其四》
《杂诗·人生无根蒂》
《咏荆轲》
《饮酒(故人赏我趣)》
《四时》
《归园田居·其一》
《读山海经·其一》
《答庞参军(相知何必旧)》
《拟古(少时壮且厉)》
《归园田居·其五》
《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》
《读山海经·其十》
《和郭主簿·其二》
《饮酒(在昔曾远游)》
《桃花源记》
《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(天道幽且远)》
《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(今日天气佳)》
《移居二首》
《五柳先生传》
《杂诗(代耕本非望)》
《荣木(采采荣木)》
《饮酒·其五》
《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》
《拟古(日暮天无云)》
《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(人生归有道)》
《停云(霭霭停云)》
《饮酒(羲农去我久)》
《归去来兮辞·并序》
《归园田居·其三》
《读山海经·其十》
《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》
《和郭主簿·其二》
《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(弱龄寄事外)》
《移居二首》
《咏贫士》
《和刘柴桑(山泽久见招)》
《归园田居(种豆南山下)》
《饮酒(清晨闻叩门)》
《闲情赋》
《归园田居·其一》
《有会而作(弱年逢家乏)》
《归去来兮辞·并序》
《拟挽歌辞(有生必有死)》
《拟挽歌辞(在昔无酒饮)》
《归园田居·其二》
《戊申岁六月中遇火》
《饮酒·其四》
《与殷晋安别(游好非少长)》
《拟古(种桑长江边)》
酬刘柴桑译文及注释
译文隐居偏远少应酬,常忘四季何节候。空旷庭院多落叶,悲慨方知已至秋。北窗之下葵茂盛,禾穗饱满在南畴。我今如若不行乐,未知尚有来岁否?教妻带上小儿女,趁此良辰去远游。
孟二冬《陶渊明集译注》
注释(1)酬:以诗文相赠答。(2)穷居:偏僻的住处。人用:指人事应酬。用:为。四运:四时运行。周:周而复始,循环。(3)空:此字诸本多有不同,或作“门”,或作“桐”,或作“阎”,或作“檐”,今从焦本。(4)牖(yǒu 有):或作“墉”,今从和陶本、焦本。牖:窗户。葵:冬葵,一种蔬菜。穟:同“穗”。畴:田地。(5)不:同“否”。(6)室:指妻子。登:通“得”。
-
酬刘柴桑赏析
此诗与《和刘柴桑》诗当作于同一年,即义熙十年(414),陶渊明五十岁。从诗意来看,《和刘柴桑》作于冬春之交,而此诗作于秋天。
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,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,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,但在朴素纯和之中,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。
-
陶渊明(365-427),一名潜,字元亮,浔阳柴桑(今江西九江市西南)人,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。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,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,祖父陶茂、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。县令一类的官。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。不过到了他的时代,家境已经衰落,所以他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。他处在一个晋、宋易代的时期,政治的黑暗,阶级斗争的尖锐,民族矛盾的激化,都深深地影响着他。他青年时期怀有大志,但是后来和黑暗现实一接触,便使这种思想发生了变化。中年时期为饥寒所迫,曾做过几任小官。晚年时期完全过着躬耕的生活。陶渊明的作品,现存的有诗歌一百二十多首,散文六篇,辞赋两篇。其中成就高的是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,即所谓「田园诗」。这些诗歌反映了他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理想、志趣和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,反映了他对污浊现实的憎恶和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。正象鲁迅所说:「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」(《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》)。他不但有「悠然见南山」的一面,还有「金刚怒目」式的一面。他歌咏了那些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失败而不屈的英雄,赞扬了那些壮烈牺牲的人物。当然,他的作品也明显流露了消极的乐天知命和人生无常的思想,也流露了一些颓废没落情绪。他的诗的风格平淡、自然,语言简洁、含蓄,浑厚而富有意境,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独具特色。陶渊明作品的注本,今存较早的本子是宋刊巾箱本李公焕《笺注陶渊明集》。另外,有比较最通行的本子是陶澍集注《靖节先生集》。
名句类别
「
生活」